新闻公告
学院资讯
【文化中国行】在社区实现“追星梦”
作者:bet356亚洲版本体育日期:2025/10/23 浏览: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雪艳
初秋的早晨,太阳一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刘家村社区文化学院的窗台升起,清脆的鼓点伴着悠扬的歌声飘来。八角鼓传承人邝丽华手握雕花鼓,用鼓轻轻转动鼓,你要积蓄力量。
人群中,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梅赫尤其沉浸在音乐之中。他紧紧握住鼓柄,模仿着匡丽华的动作。虽然鼓声偶尔零散,但他的眼中却充满了兴奋。 “我们国家有赛图尔这样的传统乐器,但八角鼓需要边唱边击鼓,这个组合太美了!”休息时,梅赫指着鼓面精美的图案,忍不住佩服。
如今,美和是社区书院的“常客”——剪纸课上,他剪的“双喜”被贴在书院的镜子上,成为耀眼的装饰;他随着秧歌队,跟随居民们快乐的脚步,红绸在手中划出美丽的弧线。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中国艺术,还结识了很多好朋友,胶州就像我的第二故乡。”美荷笑眯眯的说道。
梅河与八角鼓的故事,是胶州市“文化沉浸”工程的一个小缩影。为了让优质文化资源真正走进百姓生活,胶州市以文化社区、文化学术为载体,架起供需之间的“桥梁”,让以前“关在闺房里”的文化资源触手可及。
文化服务如何才能长期维持居民的生存?胶州有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建立了“师资、项目、空间、需求”四大文化清单,推动优质文化供需“联网联动”。为让优质资源精准下沉社区,胶州定期开展“社区优质文化资源征集活动”。会议期间,人力资源提供者和居民聚在一起聊天。现场解释需求,现场讨论问题。同时,胶州还打造了“文化资源宝库”,拥有118名高素质文化资源师资、21个文化项目和“城市书房”等34个共享文化空间。通过“需求清单”和“资源库”,供需对接变得精准高效——居民下单、社区发单、资源接单。特色课程发布后网上,居民只需点击手机即可预约活动,就像叫外卖一样方便。
“我去长沙参观,去长安,却看不到长安的房子……”来到社区文化学院上课的学生刘胜源说,听到张美香老师给班级的介绍,他很兴奋。
刘胜源是胶州市市南社区居民。不久前,他在社区群里看到了当前文化学院的课程安排,立即参与网上接课,“抢到”了胶州毛强全国代表继承人张美香老师的毛强课。 “我和妻子喜爱毛强三十多年,都是张老师的忠实粉丝,没想到我能写信给社区医院实现‘追星’梦想。”刘胜源说。
如今,走在胶州街头,各个文化社区团结有自己的辉煌:有的成为“非遗基地”,古老的艺术品在居民手中重生;有的成为“非遗基地”。有的成为“国际之窗”,各国朋友在这里分享快乐;有的已经成为“老少皆宜的天堂”,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我们整合、沉浸文化资源,让文化服务真正有温度,让社区鼓点更响亮、故事更精彩、笑声更长久。”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刘鹏说。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2日第09页)
上一篇: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2025-10-23【文化中国行】在社区实现“追星梦”
- 2025-10-22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 2025-10-21创新让低层经济更接近生活
- 2025-10-20“只要付钱,就可以把它带下山。”安全
- 2025-10-19把法治的力量转化为发展的力量(今天讲
